巴黎圣日耳曼仍在享受他们夺得欧冠之后的福利,登贝莱拿下金球,俱乐部也是与有荣焉,但挑战从来不会有真正结束的那一天。
本轮欧冠联赛,巴黎圣日耳曼将前往客场挑战巴塞罗那,但路易斯-恩里克面对老东家,没有金球先生等主力可用,反倒要面对亚马尔等人这一难题。
但即便如此,这场比赛也很难变成一边倒,因为巴黎圣日耳曼用压迫登上欧洲之巅,而巴塞罗那可能是现在全欧洲对于造越位最为执着和疯狂的球队了。
只要想打,大家的面前其实都有空间。
由于受到伤病的影响,巴黎圣日耳曼此役的进攻线确实单薄,不得已的情况下,路易斯-恩里克只能信任姆巴耶和马尤卢这两名小将。
除此之外,他们倒是可以在中后场排出大部分的主力球员,所以客场作战的他们,尤其需要用中后场来托起前场。
巴塞罗那则恰好相反,首发名单没有莱万多夫斯基,费兰-托雷斯突前,这一点稍有不足,但身后有拉什福德、奥尔莫和亚马尔进行支撑,进攻效果不会太差,所以他们需要用进攻掩护后场埃里克-加西亚和赫拉德-马丁难免会出现的纰漏。
所以在开场不到2分钟的时候,亚马尔就已经展现了自己的不错状态:
但3分钟后,巴黎圣日耳曼便从右路完成了突破和传中:
比赛第6分钟,亚马尔和奥尔莫联手打身后,维蒂尼亚暴露了自己防守不力的问题:
但第10分钟,巴黎圣日耳曼在后场防住对手,便从左至右完成转移,再次从右路送出传中:
短短的10分钟,比赛就呈现出了互捅的样子,唯一的区别就是巴塞罗那用不错的个人能力在打还经得住打的巴黎圣日耳曼后场,而巴黎圣日耳曼则用相对贫瘠的前场和巴塞罗那存在明显漏洞的后场形成了相持的样子。
就像之后的这两次进攻,巴黎圣日耳曼的小将面对巴塞罗那的弱点确实也没有明显优势:
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巴塞罗那从亚马尔这一侧形成连续的对巴黎后场的打击:
于是几次试探之后,巴塞罗那终于抓住了失误,从而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仅仅关注这段时间的比赛,很容易就会觉得巴塞罗那可能要砍瓜切菜般地拿下对手,在主场取得一场大胜了。
即便比分不会多大,巴黎的门将也应该会很忙碌。
然而随着比分落后,巴黎圣日耳曼开始发力,他们其实可以轻而易举地横向穿越中场,佩德里和德容在这时帮不上球队:
即便有后卫线的参与,巴黎圣日耳曼也可以发掘出弱侧的进攻:
所以在这个时候,巴塞罗那就应该嗅到一些危险,拉什福德、奥尔莫和亚马尔,总要有人能够常态性地帮助后场,尤其是在自己的后场并不保险的今天。
否则,424能捅到对方,但其实也在邀请对方来捅自己。
第24分钟,亚马尔就出现了失误,导致孔德的前插等同于为巴黎圣日耳曼的反击开辟出了一条通道,这个时候你只能把不丢球的希望寄托在对方身上:
那么,谁能常态性地支援后场呢?
其实谁都不能,就像第26分钟这次进攻所显现的这样,亚马尔已经有意无意地打成了边前腰,身侧需要队友插上来形成进攻效果:
所以孔德和奥尔莫都必不可少,尤其是后者,因为突前的费兰-托雷斯终归是个小前锋,同样需要队友的帮助和支援。
理论和实际上,都只能是拉什福德在这时化身翼卫,但如果他能这样打,可能也就不会来到巴塞罗那了。
所以,互捅局的命运是注定了,关键就在于,谁能经得住捅,或者说,谁能捅得更凶一点。
30分钟之后,巴塞罗那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作为一名主体以南方球员为主的球队,难免会率先出现体能问题,而其中的北方元素拉什福德,单打能力是这样的:
这一失误在几秒钟之后,演变成了德容的黄牌:
第36分钟这次处理,也没有制造出成功的传中或角球:
让巴黎圣日耳曼又打了回来:
随后的进攻中放弃单打,选择和身背黄牌的德容在肋部配合,但这已经是不智之举了:
于是在第38分钟,巴塞罗那丢球:
过程当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埃里克-加西亚、奥尔莫和德容在防守中的不足,但也要看到,进球的马尤卢跑位一点都不好,险些让门德斯找不准传球的线路,但在库巴西的帮助下,还是完成了破门。
库巴西已经是巴塞罗那后卫线上最靠谱的两人之一了,却在此时出现了失误,你无法苛责,而要思考他为什么失误?
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前37分钟的消耗超出了他的负荷,所以在上半场即将结束前,巴黎圣日耳曼距离逆转已经不远了:
对于这个时候的巴塞罗那来说,上半场结束的哨声是救命的。
有了15分钟的休息时间,球员可以恢复一些体能,但下半场还有45分钟,所以教练需要解决问题。
相较于防守端,弗里克自然会倾向于从进攻端来解决问题,这一点不能算错,毕竟巴塞罗那的确具备重新打击对手的能力,但关键在于,不能你打对手一下,就让对手再打回来。
在这种互捅局下,南方球队是大概率会吃亏的,所以巴塞罗那要可以想办法留在前场,不能轻易丢失球权,丢失也要争取尽快夺回来。
然而在下半场开局阶段,巴塞罗那悉数没有做到,甚至连进攻质量都在下降:
于是没用多少努力,巴黎圣日耳曼重新进入到了上半场的舒适状态,随时准备反制对手:
半场强调的战术要点已经无效,弗里克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着手调整,但他应该换谁呢?
实际上,拉什福德和亚马尔所在的两侧在出现类似的问题,那就是自己单打能力不足,需要从中后场调人上来帮忙,帮上忙就能打对手,帮不上就是对手打自己,但亚马尔用这次突破帮助巴塞罗那一度打断了巴黎的进攻势头:
另外,费兰-托雷斯和奥尔莫也可以纳入考虑范围之内,但人家在第64分钟这次进攻险些帮助巴塞罗那打进了第二球:
然而在队友都还有些效果的时候,拉什福德选择调马丁上来帮忙:
可能就是这一次的操作,让弗里克做出了换人决定,他用莱万多夫斯基换下拉什福德,将费兰-托雷斯改左,甚至还用巴尔德换下了马丁。
同时,他也用卡萨多换下了奥尔莫。
从这里就能看得出来,弗里克的换人思路还是相当精准,将相对进攻效果最少的两人换下,而且还换下了已经被消耗得差不多的同侧后场点位,以防在后续的防守中出现问题。
然而,换人出现在72分钟。
早在弗里克换人前7分钟,恩里克就已经做出了调整,他对自己的进攻端后手稍有疑虑,所以直接换上卢卡斯-埃尔南德斯,将门德斯推上了进攻端。
所以在换人做完之后,两人就帮助巴黎圣日耳曼打出了一次反击:
自身的优势因此而延续下来,加上恩里克在此后还换人了三名进攻手,作为在身体素质上更胜一筹的他们来说,在比赛末段打出更多优势是很正常的:
可惜的就是,弗里克的换人虽然正确,但稍晚了一些,而且调整的效果也比较一般,即便在中前场换掉三人,但运转效率并未提高,失误高居不下:
这让常规时间的最后10分钟,彻底成为了巴黎圣日耳曼的天下,唯一能够阻挡他们打进第二球的,在很大程度上只剩下时间了。
在第90分钟,巴黎圣日耳曼打进了第二球:
所以,这是一场战术博弈不能称之为精彩,但相当激烈的比赛。
不精彩的原因,在于两支球队都有不能再明显的防守弱点,所以对手打起来并不困难,但强弱交错,从而形成了相持。
尽管巴塞罗那先进一球,但从未建立起真正的优势,毕竟巴黎圣日耳曼从比赛开始,就能从各个方向打出他们的进攻。
这一点在巴塞罗那无法提升进攻效率,进而体能出现下降之后,就变得更明显了,而在这个时候,作为队内少数身体出色的点位,拉什福德在攻防两端都没能有效地帮助到球队,这是巴黎圣日耳曼得以扳平比分的大背景。
而这恰恰就是拉什福德在每支球队都会出现的问题,当核心都会如此,更不用说如今做副手了。
所以,弗里克将其在下半场换下的决策很正确,但时间晚了,由进攻不力而产生的后场消耗已经累积下来了。
在巴塞罗那防守有力的点位更少的情况下,这一点也是致命的。
巴黎圣日耳曼进攻端的能力有限,但他们可以换,最重要的是,后场的身体素质是足够的,尤其是在扎巴尔尼代替马基尼奥斯,还换上了卢卡斯-埃尔南德斯的情况下,真正的弱点其实一直都只有维蒂尼亚。
所以,比赛时间越长,巴黎圣日耳曼的优势就会越大,巴塞罗那则刚好相反,改变比赛的最好机会就是第64分钟那次被挡出的进攻。
那一次没有抓住,就没有之后了。
上一篇:霍伊伦:丁丁助攻我欧冠双响完全不在我2025年的预期清单里
下一篇:返回列表